內容摘要:美國剛剛下調部分商品關稅,跨境圈立馬躁動起來。此前美國暫停了該項便利政策,擔心被濫用,此次恢復并將稅率調整為54%,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賣家負擔。

美國剛剛下調部分商品關稅,跨境圈立馬躁動起來。有人已經加倉布局,有人還在猶豫觀望。這次是紅利,還是陷阱?是搶跑,還是被清場?
別忘了,跨境不是風口生意,是耐力賽。政策寬了,但競爭只會更猛,你準備好了嗎?
一、關稅政策最新調整1、800美元小額包裹關稅下降
自2025年5月14日起,美國對中國產品的800美元小額包裹關稅率由120%降至54%,但100美元的統一征費標準不變,意味著單票800美元及以下的貨物進口成本大幅降低,有利于小批量、高頻次的電商直郵業務。。此前美國暫停了該項便利政策,擔心被濫用,此次恢復并將稅率調整為54%,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賣家負擔。
2、90天互惠關稅暫停期
美國將對中國產品新增關稅從145%降至30%,同時維持此前的20%基準稅,整體最終稅負為30%;中國對美國產品則從125%降至10%。同步24%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,期間雙方只征收10%最低基準稅率,以避免進一步加劇供應鏈成本壓力,并為后續更大范圍的貿易談判贏得緩沖期。
二、對跨境電商的直接影響1、Temu美國全托管即將重啟
Temu平臺已啟動對美業務恢復的準備工作,部分賣家已收到平臺買手通知,提示“非半托管”模式(即直接從中國發貨至美國,無需美國海外倉)將重新上線,并建議加大熱銷品的備貨量,備貨建議為當前銷量基礎上增加30%-40%。
2、行業迎來集中出貨潮
中美經貿聯合聲明發布后,關稅調整迅速引發物流市場反應。多家物流服務商已在第一時間更新政策,海運出貨訂單顯著激增,原本滯留在倉庫中的貨物開始集中發出。由于此前高額關稅抑制了發貨意愿,如今在政策放寬、且有90天緩沖期的背景下,賣家紛紛加快出貨節奏。
三、對跨境電商的機遇與挑戰機遇:
1、降本增效,優化產品結構 關稅下調顯著降低了進口成本,使此前因稅負過重而無利可圖的產品(如服飾、輕小型電子產品、家居類商品)重新獲得價格優勢。賣家可借機豐富SKU組合,提高客單價與整體毛利空間。
2、刺激消費,拓展平臺渠道 物流與稅費的雙重成本下降,使中國制造的產品在價格和配送效率上更具吸引力,有望帶動Shein、Temu、AliExpress及亞馬遜美國站等平臺的消費熱度。賣家可集中打造熱銷款式,爭搶流量入口。
3、加速布局海外倉與本地化 90天關稅寬限期為海外倉鋪設提供測試窗口。賣家可提前將核心SKU部署至美國本土倉庫,通過優化物流策略提升配送效率與客戶體驗。若試運行效果良好,后續可結合FBA與第三方倉儲,靈活調整庫存周轉策略與資金使用效率。
挑戰:
1、政策時效性限制
此次關稅調整為期僅90天,存在后續政策恢復原稅率的可能。賣家需謹慎評估因成本下降帶來的銷量提升是否具有持續性,避免盲目備貨導致庫存積壓或資金鏈緊張。
2、清關規則復雜
盡管關稅降低,但T86清關模式仍存在較高門檻,且不同承運方式(如UPU郵政、商業快遞)在適用稅率和清關流程上差異明顯。賣家需加強對合規流程的精細化管理,以控制潛在的運營和關務風險。
以上。
就是逸居海外給大家帶來的內容分享,您對美國關稅下降帶來的影響和機遇有哪些看法,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!
免責聲明:以上"美國關稅下降,跨境電商賣家機會和挑戰來了!"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,本網站轉載僅為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和交流之目的,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