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摘要:近日,國家郵政局召開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“9917”工程進展情況。截至9月底,全行業已采購使用標準包裝材料,規范包裝作業:90%為比例,累計投入使用可回收快遞盒(箱)978萬個,郵政快遞網點設置回收裝置12.2萬個,回收瓦楞紙箱6.4億個。快遞包裝綠色管理初見成效。
近日,國家郵政局召開2022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“9917”工程進展情況。截至9月底,全行業已采購使用標準包裝材料,規范包裝作業:90%為比例,累計投入使用可回收快遞盒(箱)978萬個,郵政快遞網點設置回收裝置12.2萬個,回收瓦楞紙箱6.4億個。快遞包裝綠色管理初見成效。
初步結果
電商產品的過度包裝或二次包裝,讓快遞越來越“肥”。比如一件普通的家居用品,用里外三層塑料袋包裹,幾支小筆放在多個盒子里. 網購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像塑料包裝袋、紙箱等生活垃圾。 如今,在綠色發展理念的背景下,治理快遞包裝的呼聲越來越高。 2022年,國家郵政局黨組研究提出實施綠色發展“9917”工程,將其列為郵政快遞業更加貼近民生的七件實事之一。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表示,今年以來,國家郵政局不斷完善法規標準政策體系,大力實施“9917”工程,深入開展專項治理,不斷強化監督管理,積極推進協同共治。“9917”工程已經明確,到今年年底,采購使用標準包裝材料比例 90%,標準化包裝作業90%:投放可回收快遞盒(箱)1000萬個,回收瓦楞紙箱7億個。通過全系統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,行業綠色發展意識逐步增強,快遞包裝綠色管理初見成效。快遞包裝減量化、標準化、循環化水平穩步提升,“9917”工程進展順利。
巧抓重點
指出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,快遞包裝綠色管理仍存在覆蓋全鏈條的法律標準體系尚未建立,齊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,信息監管手段滯后。下一步,國家郵政局將堅持系統治理、綜合施策,落實減量化、規范化、循環化和“禁、限、減、跟、減”的基本思路。圍繞“9917”工程不放松,層層傳導壓力,強化督導考核,強化責任落實,確保年底前圓滿完成既定目標。
重點抓好四個方面:
1.突出重點抓好治理,全面加強快件過度包裝治理,落實國家塑料污染治理部署,確保到2025年底,全國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、塑料膠帶、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。
2.求真務實推進回收利用,穩步推進可回收快遞包裝規模化試點應用,推進包裝循環利用。
3.持之以恒強化監管,嚴肅查處過度包裝等違法行為,穩步推進郵政用品用具監管方式改革,加快建設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監測分析平臺。
4.協調共管,加強部門協調,落實權責一致的責任,注重輿論宣傳。
抓聯合管理
實現行業的綠色共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。近年來,隨著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》等一系列文件的頒布,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吸管、包裝袋等的使用,在餐飲、超市等行業有明顯下降。 目前,各快遞公司在綠色快遞包裝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 通過一年多的管理,全行業采購使用標準包裝材料比例,標準化包裝作業比例,同比提高了30至50個百分點,電商件無二次包裝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。
專項治理取得積極成效。關愛光指出,過度包裝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,涉及多個部門的責任和地方政府的權力。要從包裝設計、生產銷售、商品配送、廢棄物回收等環節加強全鏈條管理。為落實《郵件快件過度包裝和隨意包裝專項治理方案》,國家郵政局制定了實施辦法和任務分工方案,現征求意見和建議,將在修改完善的基礎上印發實施。
快遞綠色管理涉及從包裝設計到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,需要政府各相關部門齊抓共管,建立覆蓋全鏈條的法律標準體系,支持全流程管理。國家郵政局將主動與上下游部門合作治理,通過立法、強標、聯動,即推動修訂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》等相關法律法規,出臺快遞包裝重金屬、特定物質限量等強制性國家標準,限制快遞過度包裝,共同開展研究,推進相關試點,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。
免責聲明:以上"快遞物流業的發展,“綠”意濃厚"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,本網站轉載僅為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和交流之目的,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