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摘要:2025年4月10日凌晨,特朗普再度搞出驚人之舉,突襲式宣布對華加征125%關稅,而這僅僅是短短幾天內的第四次關稅調整。深入剖析特朗普的關稅政策,呈現出三大顯著特征。雖有75國通過談判爭取到關稅緩沖期,但中國跨境電商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依舊高達68.6%。不過,面對特朗普如此“調皮”的政策,跨境賣家們也并非無計可施。

2025 年 4 月 10 日凌晨,特朗普再度搞出驚人之舉,突襲式宣布對華加征 125% 關稅,而這僅僅是短短幾天內的第四次關稅調整。這看似是一場波及全球的貿易動作,實則矛頭精準指向中國,背后隱藏的問題不容小覷。
深入剖析特朗普的關稅政策,呈現出三大顯著特征。其一,政策隨意性令人咋舌,仿若 “推特治國” 般任性,短短 4 個月內,關稅稅率從 2 月的 10% 一路狂飆至 4 月的 125%,如此頻繁變動,使得海運報價猶如坐上火箭,從 1 元 /kg 暴增至 6 元 /kg。這般反復無常,直接導致 40% 美線貨物緊急停運,大量工廠被迫停工,員工面臨裁員困境,跨境供應鏈的穩定性被其無情摧毀。
其二,經濟不可持續性逐漸暴露。美國財政部數據表明,就在 104% 關稅生效的當日,道瓊斯指數暴跌 5.2%,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更是飆升至 7.8%。據彼得森研究所測算,加征關稅每提升 10%,美國消費者就要多承擔 320 億美元成本,這無異于一記 “七傷拳”,最終必然反噬美國自身市場。
其三,國際同盟的脆弱性盡顯無遺。雖有 75 國通過談判爭取到關稅緩沖期,但中國跨境電商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依舊高達 68.6%。像 Temu、SHEIN 等平臺憑借海外倉周轉,成功將關稅影響降低 21.3%,這充分證明全球供應鏈絕非政治手段能夠輕易切割。
不過,面對特朗普如此 “調皮” 的政策,跨境賣家們也并非無計可施。我們可如閃電般布局墨西哥、英國、加拿大等地的中轉倉,靈活應對物流阻礙;積極開發歐洲、東南亞 RCEP 區域、俄羅斯、中東等潛力市場,以此對沖美線風險;學習安克創新,全力打造品牌溢價,消化高達 30% 的關稅壓力;還可巧妙利用特朗普對各國關稅不一致的情況,巧妙繞過中國關稅壁壘。
免責聲明:以上"特朗普再掀關稅風暴,跨境賣家如何 “見招拆招”"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絡,本網站轉載僅為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和交流之目的,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。